-风鼎机械

+8613951501635

新闻

钢丝工厂包装方法研究报告(聚焦镀锌及碳钢丝产品)(下文)

手工、半自动与全自动包装方式比较

根据自动化程度的不同,钢丝产品的包装方式大致可分为手工包装、半自动包装和全自动包装三种类型。不同方式在效率、成本、劳动力投入及可扩展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,适合于不同规模和需求的企业。下表对比了这三种包装方式在关键指标上的特点:

指标方面

手工包装

半自动包装

全自动包装

包装效率

依赖工人熟练程度,单卷操作耗时长。相对最慢,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节奏。

通过机械辅助,提高一定效率。速度中等,但仍需人工干预,每小时包装量有限。

由机器连续作业,单卷循环时间短,最快。自动线可与上游生产无缝衔接,减少瓶颈。实例显示全面自动化可使包装周期缩短50%以上。

劳动力需求

完全依赖人工,多名工人协作完成搬运、绑扎、裹膜等操作。人工作业强度大,存在疲劳与安全风险。

部分工序自动化,仍需1-2名操作工上料、启动设备及处理细节。劳动强度有所降低但人力仍不可缺。

最少人力,通常仅需监控和叉车上下料。劳动成本最低。人员主要负责设备监控和维护,大幅降低工人直接操作重物的风险。

包装成本

设备投入最低(仅需基本工具,如钢带拉紧器等),但人工成本高且随产量增加线性上升。包装材料浪费可能较高(手工无法精确控制)。

设备投入中等,购置部分机械(如捆扎机、简易缠绕机)。人工成本中等,总成本介于手工和自动之间。效率提升能部分摊薄人工费用。

设备投入最高(完整自动线资本开支大),但单件包装成本低。高效的材料利用和极低人工使得批量运营下单位成本最低。综合考虑维护,仍具经济优势,很多高产能工厂在1-2年即可收回自动化投资。

包装一致性

依赖工人经验,质量波动大:捆扎松紧不一、缠绕覆盖不均匀。不同班次可能效果差异,影响外观和稳定性。

关键步骤有机械保证,一致性有所提高。但人工介入部分仍可能产生变异,如人工放置材料的位置不同等。

由程序控制,每卷包装参数统一,质量高度一致。捆扎位置和张力、缠膜层数等都按设定执行,杜绝人为误差。这确保了所有产品符合标准,减少客户投诉。

安全性

工人直接处理重物和机器,事故风险高。如搬运时可能发生砸伤、夹伤等。长期手工操作还易致劳损。

机械承担部分重活,安全性有所改善。但操作人员仍需靠近机器装卸料,如果防护不到位仍有风险。

人员远离现场,安全性最佳。配备光电传感器、安全围栏和急停系统,最大程度防护人员安全。工作环境因自动化改善,工伤发生率明显降低。

可扩展性

通过增加人手加班来勉强扩产,但人手增加受场地和管理限制,规模扩展受限。难以持续应对产量大幅提升。

可以通过增加几台关键设备或增加班次来提高产能,在一定范围内弹性适中。但最终仍受制于人工操作瓶颈。

易于与生产线同步扩张,扩展性强。可添置平行线或模块扩容以提高吞吐。自动线常采用模块化设计,可增减模块(如增加一道捆扎机、加装标签打印机等)以适应产能和产品变化。

说明:上表概括了不同包装方式的典型情况,具体项目可能因工厂条件而异。例如,半自动包装在有些企业可能体现为人工吊运+机器捆扎,在另一些则是机器吊运+人工绑扎的组合。总体趋势是,随着用工成本上升和生产规模扩大,全自动包装方案正逐渐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——它不仅提升效率和一致性,也从根本上改善了安全和管理难题。因此,越来越多钢丝制造商将包装环节从传统的人工作业升级为机械化、自动化。

QQ图片20230523144301.png

FHOPEPACK(风鼎机械)与Danieli案例分析

为更好地理解现代钢丝包装技术的实际应用,本节结合FHOPEPACKDanieliSund Birsta)两家公司在钢丝包装设备方面的案例与技术资料,分析当前先进包装方案的特点。


FHOPEPACK(风鼎机械)自动化钢丝包装线案例:FHOPEPACK是一家提供工业包装解决方案的供应商,其针对钢丝盘卷开发的自动包装线集成了重绕、压实、捆扎、缠绕等多个模块,实现了钢丝成品从整理成卷到最终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。例如,FHOPEPACK的一套钢丝盘卷自动重绕压实线包含:自动放线架、精密重绕机(将钢丝精确卷绕成预定尺寸的盘卷)、液压压实+捆扎一体机(在重绕完成后立即将盘卷压紧并打多道PET/钢带)以及缠绕包装机(对压实捆扎后的盘卷进行拉伸膜裹包)等。整线由可编程控制器(PLC)集中控制,各模块协同工作,能够连续不间断地处理钢丝卷,大幅提高了生产率。据该公司提供的数据,相较传统工艺,引入此自动线后包装速度提高了数倍,人工需求减少近80%,且每卷钢丝的包装一致性和外观质量显著提升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自动线还能根据不同产品规格预存包装配方,一键切换参数以适应不同直径和重量的钢丝盘卷(例如调整重绕速度、压实压力、捆扎道数、缠膜层数等)。这使钢丝厂能够灵活应对多品种生产,并确保每种产品的包装都符合其特定要求。总体而言,FHOPEPACK的案例展示了通过高度集成的自动化设备,钢丝工厂可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兼顾包装质量和员工安全,实现可观的投资回报。

QQ截图20230527162440.jpg

Danieli (Sund Birsta)钢丝打包技术参考:Danieli集团旗下的Sund Birsta公司在长材(线材盘卷)打包处理领域拥有数十年的经验,是全球知名的盘卷处理设备供应商。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大型钢铁企业的线材轧后处理线上。例如,Sund BirstaPCH-Alfa压实机系列在全球安装超过500台。这些压实机通常布置于线材卷取站之后,能在极短周期内(每卷约20秒内)完成对热盘条线圈的压紧和捆扎,使盘卷在高速生产线上以稳定状态进入冷却输送。在俄罗斯MMK钢厂,Sund Birsta的首台Alfa压实机连续运行10多年后依然表现出色,处理了该厂两条轧线全部的线卷产出。随着产能和市场要求的提高,MMK2016年再次采购了第二台Alfa压实机(型号PCH-Alfa2),以实现每卷8道扎丝的更高绑扎要求。PCH-Alfa2对液压和电气功能进行了优化匹配,采用只在工作循环中按需供压的控制回路,使能耗相比传统压实机显著降低;其配备的新型KNB系列液压绑扎单元,可以打出Sund Birsta著名的平行结绑扎扣——这种绑扎方式受力均匀,连接可靠且易于解开,相比普通铁丝缠绕更牢固美观。除了轧线在线的打包设备,Sund Birsta也提供离线式盘卷压实机满足改造和小批量需求。2024年,该公司向美国MNP公司交付了首台PCH-2KNB离线压实机,用于将散卷的线材盘卷通过叉车送入压实并绑扎。该设备可以灵活配置钢丝绑扎或钢带打包系统,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偏好。此外,Sund Birsta还提供完整的盘卷出库系统,包括立式/卧式输送存储、自动挂链打包、标签打印粘贴等,实现大型钢厂线材从卷取到成品出库的无人化操作。这些案例和技术细节表明,对于产量巨大的钢铁企业而言,采用成熟可靠的自动打包技术(如Danieli-Sund Birsta方案)不仅是保证生产节奏和产品质量的需要,也是顺应客户对包装规范和物流效率要求的战略选择。

QQ截图20230403153456.jpg

包装方案选择的关键考虑因素

对于钢丝制造企业的采购经理和工厂运营管理者来说,选择合适的包装解决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,以确保所选方案与生产需求和经营目标相匹配。以下是若干关键考量点:


产能匹配与效率要求:首先需要评估生产线的出产节拍,即每小时/每天产生的盘卷数量,并选择能够匹配或稍超出该节拍的包装系统。例如,高速线材生产线(每小时几十卷)应配备全自动高速包装线,否则包装将成为瓶颈。若产量较低,可能半自动设备即可满足需求。必须确保包装系统的设计吞吐量不低于生产节拍,并预留一定裕度以应对高峰产量。


产品规格范围:所选包装方案应能覆盖工厂所生产钢丝产品的尺寸和重量范围。包括盘卷的最大/最小直径、宽度以及重量。例如,有的包装机型号对盘卷尺寸有限制,采购前应确认设备的适用范围涵盖所有产品规格。如生产既有小盘焊丝(几公斤/卷)又有大盘盘条(上吨/卷),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包装设备或者选择高度可调节的通用设备。同时,若同一条线上未来计划扩充更大规格产品,也应在初期选型时纳入考量。    


包装方式及材料偏好: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要求,确定包装所需的工艺步骤和材料类型,然后选择能满足这些包装要求的设备。例如,如果客户要求每卷必须缠绕防锈纸加塑封,则需选配带自动放纸和缠膜功能的包装机;如果某些产品需使用钢带捆扎而另一些用PET带,则考虑采用可兼容两种打包带的捆扎设备。再如,有的终端用户要求盘卷立放并以托盘承载,那么包装线最好能包括翻转及托盘装载工序。总之,包装方案的工艺配置(如捆扎道数、缠膜层数、是否加托盘等)应能灵活满足所有产品的包装规范。


现有系统集成:评估新包装系统与工厂现有生产流程和设施的衔接。例如,考虑包装线所需空间、布局与现有产线末端的位置是否匹配;盘卷从卷取机出来后如何过渡到包装线,是依靠人工叉车搬运还是需配备自动输送接口;包装后成品的流向如何,是否直接进入仓库或装箱区等。这涉及到与工厂物流系统(输送机、AGV等)信息系统(MES/ERP**的集成。现代包装设备通常提供数据接口,可将每卷制品的重量、尺寸、编号上传至MES/ERP系统,实现库存和物流的数字化管理。采购时应确保设备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接口,并与IT部门协作规划集成方案。     


成本预算和ROI:自动化包装方案往往意味着较高的初始投资,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成本收益分析。采购经理应考虑总拥有成本(TCO),包括购买设备费用、安装调试费用、日常能耗、维护保养成本、人力成本节省等因素。例如,全自动线的资本开支虽然大,但每年可节省的人工费用、减少的包装材料浪费、降低的货损赔偿和工伤风险也相当可观。通过建立ROI模型,计算投资回报周期(如预期多少年收回成本)并将其与企业预期相比较。如果ROI不够理想,也可考虑分步实施,如先上半自动设备,再逐步升级。


供应商资质与服务:包装设备的稳定运行离不开供应商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。采购时应考察厂家在钢丝/线材行业的经验、业绩案例,了解其设备在同行业应用的可靠性。诸如Danieli-Sund Birsta等在全球有数百套安装实例的供应商,其产品成熟度和服务网络相对有保障。同时,需关注供应商能提供的服务内容:安装培训、备件供应、响应速度等。当地或国内有服务团队的供应商在故障应对上往往更及时,这对减少停机损失很关键。也可询问现有用户的反馈,了解设备实际运行和维护情况。


可维护性与可升级性:设备的日常维护要求和未来升级能力也是选择时的重要考虑。包装线往往需要长时间、高强度运行,设计简洁、维护方便的设备可以减少停机检修时间和维护成本。例如,机器是否提供了易于更换的易损件模块、智能诊断功能(提醒保养或预警故障)等。如果企业计划未来拓展产能或增加新品种,所选方案最好具备模块化扩展能力。比如预留接口以便日后加装第二台捆扎机或机器人码垛臂,而不需要推倒重来。这种前瞻性的选型可以保护投资,避免因为业务增长而使原有设备淘汰浪费。


劳动强度与安全规范:从运营管理角度,还应考虑新方案对工厂劳动组织和安全管理的影响。自动化程度提高通常会降低一线工人的数量和强度,但增加对少数技术人员的要求。工厂需有计划地培训现有员工,使其能够胜任新设备的操作与维护。在安全方面,要确保所选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(如欧盟CE认证,国内的机械安全规范等),具有完善的防护措施。采购方有责任在验收时严格检查安全联锁、紧急停止、防护围栏等是否到位,以保障后续运营安全。

      

综上所述,采购和运营决策者在选择钢丝包装解决方案时,应当把技术适配(能否包装本厂所有产品并与现有流程融合)、经济可行(投入产出是否合理)、可靠易用(运行维护是否稳定简便)和安全合规(对人员友好且符合法规)作为核心原则。在实际评估供应商提案时,不妨制定一份详细的需求清单,对上述每个因素逐一打分权衡,择优选定最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方案。

结论

钢丝产品(尤其是镀锌钢丝和碳钢丝)的包装方式与工艺,对企业的物流效率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都有深远影响。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,从传统手工到高度自动化,钢丝工厂的包装技术正在向着效率更高、成本更优、质量更稳、风险更低的方向发展。对于追求规模化生产和卓越品质的钢丝制造商,投资先进的包装设备和系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:自动化包装线不仅能应对沉重盘卷的操作挑战,减少人工成本和伤害风险,还能确保每卷产品以最佳状态交付客户,提升企业信誉和客户满意度。在实践中,企业应根据自身定位,平衡考虑技术要求与经济条件,逐步升级包装环节。在未来,随着智能控制、物联网(IoT)等技术进一步融入包装设备,钢丝工厂有望实现更高程度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包装管理,持续提高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。

 fhope logo中文2.png